美国把中国当做秘密监听的主要目标,窃听范围涵盖国家领导人、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攻击的目标包括商务部、外交部、银行、电信公司等美国秘密监听不择手段,置身于被监听的环境中,我们该怎么办?

有效防范个人通讯泄密风险迫在眉睫
详细了解美国监听事件 美国时间2013年10月26日,“停止监视我们”联盟发起示威活动,反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的活动人士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要求美国政府停止监听。有数千人参加抗议活动,组织者表示,他们已经收集到50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组织者向国会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停止国家安全局的大规模监听行动。示威人士还要求美国国会对国家安全局监听计划至今所搜集的内容展开调查。示威者高举写着“停止大规模监控”、“谢谢你,斯诺登”、“拒绝国家安全局监控”等字样的布条,高喊口号在国会山庄游行。

华盛顿千人示威 抗议NSA监听
中文名 美国监听事件 标志事件 “棱镜门”事件 时间 2013年6月 主要受众 联合国等 监听事件 棱镜门 从2013年6月初开始,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通过多家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项目等涉及的机密文件,指认美国情报机构多年来在国内外持续监视互联网活动以及通信运营商用户信息。“棱镜门”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直接波及美俄关系,以及美国与欧盟关系。 美国监听事件 G20峰会遭监听 2013年6月16日,英国《卫报》公开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多项机密文件显示,2009年在伦敦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上,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监听多个政府代表团通话并获取他们的电邮信息。美国情报人员在此次会议上监听了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打往莫斯科的一通卫星电话。 联合国遭监听 2013年8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助理发言人哈克说,联合国将就其纽约总部遭美国情报部门监听一事与美方接触。外交使团不可侵犯是早已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法原则,这其中包括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它们的运作受到《维也纳公约》等国际公约的保护。联合国会员国应遵守相关法律,维护外交使团不可侵犯的权利。

民众示威抗议监听
监视电脑网络 2013年11月23日,荷兰《新鹿特丹商报》(NRC Handelsblad)援引美国中情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的泄密文件披露称,美国国安局通过特别设计的恶意软件监视包括全球5万多个电脑网络。 《新鹿特丹商报》报道称,泄密文件来自一份2012年的档案,可证明美国国安局向全球5万多个电脑网络中植入恶意软件,用于收集数据。 一旦目标电脑被感染,植入的恶意软件会变成“休眠细胞”,监视人员可以远程控制其启动或关闭。 据报道,此类恶意软件袭击行动是国安局下属“定制入口行动组”(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负责实施的,这个特别机构专门负责侵入外国电脑系统,从1998年就已经存在,有超过1000多名黑客。 事件发展 “棱镜门”事件中,联邦检察官也责成相关政府机构,调查窃听事件对德国的涉及程度。“棱镜门”事件尚未形成调查结果,德国政府首脑的手机竟也成为窃听对对象。 华盛顿千人示威 抗议NSA监听 德国总理电话遭美国窃听被曝光之后,联邦情报局及联邦信息安全局认为此事可信,遂向政府通报。德国政府指默克尔的手机可能被美国情报机构监听。默克尔已就此事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澄清,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于2013年10月24日罕见传召美国驻德大使,阐明德方立场。德国防长德迈齐埃表示,窃听默克尔总理手机是无法接受的行为。德迈齐埃曾估计到自己手机会被窃听,但没想到窃听者是美国人。德国政府将就默克尔手机被监听一事派遣代表团前往美国,寻求解释。 白宫发言人卡尼实际上则未否认美方过去曾监听默克尔的电话。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莱塔等外国政要已纷纷向美方表达对监听事件的不满,要求美方尽快说明情况,确保类似监听事件不再发生。NSA尚未就曝光的新信息发表评论。而白宫发言人卡尼承认被曝光的NSA信息造成美国“与一些国家的关系紧张”,美方正试图通过外交渠道解决有关问题。 联邦最高检察官2013年10月24日要求政府机构及情报局提供有关美国窃听的信息,对公共舆论进行分析。检察官要求总理府、司法部、内政部以及情报局向其提供详细资料,以便对窃听事件有深入认识。如果事实充分,联邦检察官将起诉美国政府。

2013年10月28日,美国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黛安娜·范斯坦称白宫将停止对盟国的监视,呼吁对“所有情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在声明中,她说,白宫已经对她发出通知,“对盟国的情报收集不会继续进行。” 上述美国政府官员说,这份声明是不准确的,但补充说,白宫已经作了一些改变,并正在考虑做出更多修改,其中包括停止对友好国家领导人通讯记录的收集。 德国《明镜》周刊引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文件指出,美国在全球约80个地点设有特殊情报搜集部(Special Collection Service),该刊网站发布的短片显示,香港、北京、上海、成都、台北等亚洲城市榜上有名,美国在东亚两个盟友韩国与日本则不在名单之上。 奥巴马叫停国安局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行监听 美国总统奥巴马叫停了国家安全局(NSA)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世界银行的监听活动,这是最近美国对情报采集活动进行审查的举措之一。 有官员称,奥巴马在前几周叫停了对上述两个组织的监视,与此同时他还下令NSA减少对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监听活动。IMFI和世界银行均拒绝对此置评。NSA发言人和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办公室也并未立即作出评论。 各方表态 美议员 美国国会议员就美国监控行动表示,监控行动维护欧洲的安全,欧洲人应该心怀感激,并敦促伙伴国改善情报及监控措施。 美国联邦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Mike Rogers)说,外国政府对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大规模搜集数十位国际领袖及平民百姓的通讯数据感到愤怒,根本是“虚伪”。 罗杰斯同时谴责新闻媒体错误解读美国的做法。他说:“我认为,如果美国情报机构没有试着收集信息来捍卫美国国内外的利益……才是更大的新闻。
” 美国众院反恐与情报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 on Counterterrorism and Intelligence)主席彼得·金(Peter King)说,奥巴马应该停止为了国安局窃听丑闻道歉,因监控计划“拯救数千条人命”。 他说:“总统应该停止道歉、停止辩解。事实是国安局拯救数千条人命,不在美国,还包括法国、德国和整个欧洲。”金同时暗示,法国政府曾执行类似措施,应该闭嘴。 罗杰斯则表示,如果法国公民了解美国拦截法国电话通讯纪录的行动如何保护了他们,他们就会去庆祝一番,“如果法国公民确实知道事情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就会鼓掌、大开香槟庆祝。(拦截)是件好事,保障法国安全,保障美国安全,也保障我们所有欧洲伙伴国安全。” 彼得·金认为,法国政府本身也从事类似美国的监听行为,因而应该在这起风波中帮助缓和有关批评声。对美国而言,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不应该总是被动解释,应该“停止道歉”。“法国应该说点话(平息争议),”彼得·金说,“他们从事过针对美国政府和有关行业的(监听)行为。”罗杰斯认为,美欧相互存在监听行为,欧洲却因这次“监听门”而愤怒,显得“不真诚”。他呼吁欧洲国家提高自身情报能力以及情报监管举措。“欧洲需要有一套更好的(情报)监管体系。我想,受(‘监听门’)启发,他们(欧洲领导人)应该能看到自己的情报部门正在干什么,没有干什么,”罗杰斯说,盟友之间的情报活动应该相互“尊重”且“精确”,同时应受到适当监管。
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2013年10月28日发表声明表示,白宫已承诺停止监听盟国。 范斯坦在声明中说:“我认为美国不应该收集友好国家总统和总理的电话、电邮信息。只有在应对敌对国家和紧急情况下才能这样做。” 台“国安局长” 2013年10月28日上午,台“国安局长”蔡得胜赴台“立法院”备询,他表示马英九的通讯工具都由“国安局”提供,这些都是安全无虞的工具,只要使用这些工具,遭监听泄密的可能性就相当低。但“国安局”仍在深入了解,是否美国有监听台湾的情况。 蔡得胜在答复“立委”邱议莹时还称,他不认为台湾会是美国监听的目标,毕竟台湾被美国列为“友邦”,“没有像其他国家那么有必要性”。 美国务卿克里 2013年10月3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说,在某些方面,美国的监听行动做得“太过分”,克里承诺那样的情况不会再发生。克里是当天在华盛顿跟伦敦的一个会议做视频连线时做出上述表态。

华盛顿千人示威 抗议NSA监听

民众示威抗议监听
2013年8月25日,德国《明镜》周刊获得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不仅监听欧盟目标,而且也对联合国总部实施了监听行动。 2013年10月30日,一名熟悉决策的美国官员说,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下令国家安全局降低对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窃听活动,以作为美国监控检讨的一部分。另一名奥巴马政府高级官员表示,美国当前不对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目标进行电子监控。在美国刺探外国元首和政府领导情报,招致包括德国总理梅克尔在内的盟友抗议后,这项命令是白宫限制国安局庞大情报搜集工作的已知最新行动。 35国政要遭监听 在美国“监控门”又趋升级的背景下,英国《卫报》2013年10月24日报道,美国情报机构曾经监听至少35名国际政要的电话。《卫报》的主要消息来源据信仍是“监控门”揭秘者斯诺登。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鼓励白宫、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防部等核心部门官员“分享通讯录”,以便NSA能够将外国政治和军事要员的电话纳入监听系统。在一份标注日期为“2006年10月”的文件中,指出一位未具名的美国官员向NSA提供了200多个电话号码,其中包括35名国际政要的号码。NSA立即展开了监控工作。NSA的备忘录显示监控外国政要的工作“并没有提供多少可供报告的情报”,但仍表示欢迎继续提供有关“联系信息”。 德国总理默克尔 法国《世界报》披露“美国情报机构在2012年底至2013年1月窃听法国公民7000多万份通话”;意大利《快讯》周刊报道“英国和美国情报机构大规模窃听意大利的电话和拦截网络数据”;西班牙《国家报》称“美国国安局监控了数百万西班牙人的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莱塔等外国政要纷纷向美方表达了对监听事件的不满,法、西等国也纷纷召见了美国大使。欧洲议会还通过一份决议,要求欧盟暂停与美国签署银行信息共享协议。
民众示威抗议监听

德国总理默克尔
2013年10月24日、25日的欧盟峰会,美国监听事件成为了布鲁塞尔的焦点。欧洲国家领导人纷纷谴责美国的窃听行为,支持德、法向奥巴马寻求全面解释,法国等国表示将推动保护欧盟数据安全的法案。另有多国外交官说,巴西和德国正牵头起草一项联合国大会决议,以保障各国民众的网络隐私权。对于欧洲的愤怒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美国方面依旧没有明确解释,表示仍在与欧洲通过外交渠道缓和关系。奥巴马一面忙着表示正在加紧限制情报搜集工作,一面又忙着强调“其他国家也在做同样的事”。 美国窃听事件 2013年10月26日,德国《明镜》周刊又指出,美国国安局可能已经监听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长达10余年。报道援引秘密文件指出,美国国安局在美国驻德国大使馆内有“未经法律批准的谍报分支”,并在全球约80个地点的驻外使领馆设有监听站,窃听所在地区高官通信信息,其中欧洲占19个。 美考虑停止对盟国领袖监听 未做最终决定 一位美国高官称,白宫正考虑停止对友好国家领导人的监听,但是还没有就此做出最终决定。这位官员说,最终决定还没有做出,正进行评审。但是即使是正考虑停止监听的事实,就表明了美国政府对监听项目带来损害的担忧。

美国监听世界政要
” 美国众院反恐与情报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 on Counterterrorism and Intelligence)主席彼得·金(Peter King)说,奥巴马应该停止为了国安局窃听丑闻道歉,因监控计划“拯救数千条人命”。 他说:“总统应该停止道歉、停止辩解。事实是国安局拯救数千条人命,不在美国,还包括法国、德国和整个欧洲。”金同时暗示,法国政府曾执行类似措施,应该闭嘴。 罗杰斯则表示,如果法国公民了解美国拦截法国电话通讯纪录的行动如何保护了他们,他们就会去庆祝一番,“如果法国公民确实知道事情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就会鼓掌、大开香槟庆祝。(拦截)是件好事,保障法国安全,保障美国安全,也保障我们所有欧洲伙伴国安全。” 彼得·金认为,法国政府本身也从事类似美国的监听行为,因而应该在这起风波中帮助缓和有关批评声。对美国而言,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不应该总是被动解释,应该“停止道歉”。“法国应该说点话(平息争议),”彼得·金说,“他们从事过针对美国政府和有关行业的(监听)行为。”罗杰斯认为,美欧相互存在监听行为,欧洲却因这次“监听门”而愤怒,显得“不真诚”。他呼吁欧洲国家提高自身情报能力以及情报监管举措。“欧洲需要有一套更好的(情报)监管体系。我想,受(‘监听门’)启发,他们(欧洲领导人)应该能看到自己的情报部门正在干什么,没有干什么,”罗杰斯说,盟友之间的情报活动应该相互“尊重”且“精确”,同时应受到适当监管。
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2013年10月28日发表声明表示,白宫已承诺停止监听盟国。 范斯坦在声明中说:“我认为美国不应该收集友好国家总统和总理的电话、电邮信息。只有在应对敌对国家和紧急情况下才能这样做。” 台“国安局长” 2013年10月28日上午,台“国安局长”蔡得胜赴台“立法院”备询,他表示马英九的通讯工具都由“国安局”提供,这些都是安全无虞的工具,只要使用这些工具,遭监听泄密的可能性就相当低。但“国安局”仍在深入了解,是否美国有监听台湾的情况。 蔡得胜在答复“立委”邱议莹时还称,他不认为台湾会是美国监听的目标,毕竟台湾被美国列为“友邦”,“没有像其他国家那么有必要性”。 美国务卿克里 2013年10月3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说,在某些方面,美国的监听行动做得“太过分”,克里承诺那样的情况不会再发生。克里是当天在华盛顿跟伦敦的一个会议做视频连线时做出上述表态。

美国全球监听受到广泛批评

新闻集团主席兼总裁默多克遭监听
转载请注明出处。